首页
新书小说排行榜
菠萝蜜菠萝蜜菠萝蜜菠萝蜜麻豆免费观看
菠萝蜜菠萝蜜菠萝蜜菠萝蜜麻豆免费观看
曹雅惠
21323万字
51296人读过
连载
西沙群岛,那片遥远的海疆,从儿时的电影、课文中就出现的美丽海域,终于成为了眼前触手可及的美景。经历了往返近48个小时的骇浪颠簸、晕船呕吐,当我庆幸终于离开不停摇动的甲板,踏上陆地时,却发现自己竟然不适应在陆地上行走,深一脚浅一脚,仿佛还停留在船上的状态。西沙群岛所有的美景、淳朴的渔民,都让我如此陶醉,如此留恋!这次的旅行非同寻常,刻骨铭心,醉生梦死,西沙的一切都让我中毒太深,据说解药藏在西沙的那些海岛上,看来,西沙还得再去一次,再去一次啊!像往常一样,从这个叫做北京的地方飞向美丽的海南岛,这次与以往任何一次旅行都不一样,将要乘坐一种叫做船的家伙出海,听说还是木制的渔船,兴奋、开心、好奇、纠结、忐忑,等等一并袭来,组成了一支出发进行曲,在沐浴着晨光的心间来回荡漾。南航的A380,传说中的巨无霸,绝对比麦当劳里的那个有型,身披金光,霸气十足!可惜了,这不是飞海南的,我乘坐的A330,比起这个家伙,寒酸啊!登机就睡觉,惯例!眼睛一闭、一睁,还是在天上,再一闭、一睁,海南岛到了!4月的海口已然湿热无比,吹着微微的海风,晃晃悠悠来到了市区。05年至今来过海南五六趟,海口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交通依然混乱不堪,只是原来满大街的摩托车变成了清一色的电瓶车,在大街小巷横冲直闯,真是佩服海南人的车技和耐心!吃,旅行的一个永恒主!文昌鸡、东山羊、加积鸭、和乐蟹号称海南四大美食,均已尝遍。海口街头巷口那些本地人光顾的大排档才是真正的美食聚集地,简单挑几张这次吃过的东东,出海之前吃饱喝足,到时候晕船呕吐才有体力啊!正,正,扯了半天都跑,出海的时刻即将到来!夜色中的港口一片祥和,殊不知再过1个时辰,待到风高月夜之时,我等将随船潜入夜,悄悄向西沙海域进发!深夜23时左右,船只出发了,如果一切顺利,将在24个小时后抵达西沙海域。几乎在所有的影像或文字资料中,海都是唯美和浪漫的代名词。然而当渔船驶出港口,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渐渐拉开。船长说这次我比较幸运,海况还算不错,寒流刚结束,台风季节还没到,所以没有大的风浪。尽管如此,半夜在深海,浪也达到了1米多高,躺在船顶的甲板上,来回晃悠。夜深时,呼啸的海风夹杂在孤单的马达轰鸣声中,听起来格外恐怖。海浪一声声打在甲板、船身,偶尔还夹杂着雨点飘来,机房也飘来是刺鼻柴油味严重刺激了我的神经,在支离破碎的梦境中晃悠到天明。晕船,是必须的,出发前为晕船做了充分准备,买了晕船药和晕船贴,不过为了体验晕船的奇妙感受,这些东西都没用上。天将明,海浪依然不减,干脆起床站到船头甲板去吹海风,看海上日出。驾驶舱位于船只顶部,摇晃也最厉害。而机舱工作人员常年要在震耳欲聋的噪音中工作。一下到底舱,各种机器一同工作产生的震耳欲聋的噪音迎面袭来,船上无时无刻不在的噪音原来是从这儿发出的。几十吨的渔船在大海中,如同一粒尘埃,严重的颠簸摧残着我,船体有时候倾斜近20°,晕得厉害,没撤,日出是看不下去了,爬回甲板继续平躺,船工说,即使在海上工作了几十年的老船员有时候也会晕船。同行的哥们问:“晕吗?”答:“晕!”又问:“想吐吗?”答:“想,可我舍不得,昨儿吃的,鲍鱼!”船工过来喊我去下层船舱吃饭,挣扎着爬到船舱里,一股刺鼻的柴油味袭来,连滚带爬又回到了上层甲板,脑袋伸向大海,眩晕加反胃,开吐。吐完靠着船舷坐在甲板上,舒服多了,当时心里就想,回程也是同样的航程,我靠,没法活了。船长说:晕船是避免不了的,吃了东西,吐了,那就再吃……在轰鸣的马达和颠簸中度过一个白天,晕乎乎的躺在甲板上,船上的生活可想而知很枯燥。大海上一切信号都消失,不能上网,手机也只能当做闹钟用。心里琢磨,从来没有过的体验,连续躺着超过20多个小时,突然又想到还有回程,瞬间心里那个凌乱啊!天色暗下来,远处海平线上隐约露出了一个灯塔,啊,是北礁!激动的差点内牛满面。过了北礁,到西沙就只剩下不到5个小时的航程了,亲,你们能体验兄弟我此刻的心情么!继续平躺,船体从灯塔旁悄然驶过。航灯塔,在儿时的印象中,就是一位老人孤独地坚守在塔顶,日复一日为过往的船只指引前行的航路。从内陆前往南中国海,第一站是北礁灯塔,这个灯塔作用十分重大,过往船只都要通过它来核对航海参数。塔高23米,顶灯射程能够达到15海里。远航过的人都能理解,在黑夜中的大海上,远方的灯塔就像家一样温暖。从日出到日落,又一天过去了,西沙越来越近!在大海上,无风三尺浪,看似平静的海面,船体还是来回摇晃。在白天的航行中,偶遇了海豚,共三只,远远地露出灰色的背鳍,突然跃出海面,优美的划出一道弧线,落水后便消失了!日落的过程无法用语言去形容,绚丽的色彩用任何镜头都难以表达。黑夜又将来临,从出发到现在,已经过了23个小时,西沙海域,我们终于抵达了!天黑了,无法登陆附近的岛屿,船长说明天早上涨潮后再登岛,今晚继续在船上打发时光。整整睡了近24个小时,现在精神亢奋,钓鱼是船上最普遍的娱乐活动。船工打开船头的照明灯,大伙开始钓鱼,各种钓具齐出动。有用杆的,有用卷筒的,有的直接攥着一根鱼线,都能钓上鱼。钓到的都是些稀奇古怪的鱼,生活在内地的我们基本上叫不出这些鱼的名字。不到一个小时的功夫,已经钓上来几十条鱼,生鱼片敞开供应,渔获在甲板上直接加工,很美味,像嫩牛肉一样,入口即化。太阳再次升起,美丽的西沙映入眼帘,海面深邃幽蓝,太阳从海中慢慢升起,一会金色的阳光遍铺满海面,海水也变成了碧绿色。银屿岛,抵达西沙后见到的第一个岛屿,远远看去就像一道美丽的金黄色线条。这个礁石岛面积只有0.01平方公里,海拔不足两米,随着涨潮,面积将变得更小。岛上有几座渔民的棚屋,有些渔民常年驻守在这里进行捕捞作业。今天我将登陆这个岛屿,在岛上浮潜、露营!这些位于大海中的珊瑚岛,四周水很浅,我们的渔船无法靠近,只能远远的停泊在深海区域,依靠渔民的小船往返接送。这种小船配备一个小马达,最大承载量6-8人。渔民站在船上疾驶的造型太酷了,可惜我们没有这个平衡能力。来西沙很仓促,几乎没有时间去整理装备,胡乱装了一大包就来了。从小船上直接跳进海里,双脚浸入海水的那一瞬间,海水暖暖的,心都快化了。由于西沙群岛没有对外开放,再加之其地理位置远离陆地,所以它的生态环境得以有效的保护,真正体验到了清澈见底、碧波浩渺的传说场景。无数次看到马尔代夫、大溪地等著名海滩的图片,也无数次憧憬,来到西沙后,一切憧憬都是神马浮云,惊叹、激动、恍惚……长期以来由于环境恶化、过度捕捞,国内很多渔场已面临无鱼可捞,海南也不例外,近海的渔业资源也近乎枯竭。对于祖祖辈辈把大海当做粮仓的渔民来说,面前就只有一条路:去更远的海。西沙的很多岛屿上都有常年驻守的渔民,每个岛多则数十人,少则3、4人。他们每次出海驻岛作业少则3、4个月,多则半年、一年,甚至更长。在这与世隔绝、杳无音讯的海岛上,白天与大海作伴,夜晚与星月相依,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简单、枯燥、寂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捕捞上来的螺、鱼、贝等分类存放在这样的塑料框里,泡在海水中养殖,不定期就会有大型的渔船来西沙收购,纯天然无污染。面对这样的大海,没有理由拒绝,不管你是否会游泳,都要跳进她的拥抱,与之嬉戏!面对这样的大海,端着相机的双手都在颤抖,处处是美景,都不知从何处下手了。同行的有两个哥们带了哈苏和大义617胶片机来创作,我只能借机摆个POSS。碧绿的海水蔚蓝的天空让你无法控制自己身体对它的亲近,这里是绝佳的浮潜天堂。一个猛子扎下海去,很多海洋的动植物立刻将你拥抱,那些可爱的热带鱼偶尔会调皮地“摩擦和戏弄”你一下,冷不丁也会窜出一条长达1米的不知名海鱼从身边缓缓游过,擦肩而过时还痞痞的斜眼藐你。所谓的海螺、贝壳、珊瑚之类的暂且放下,还有更多的东西诱惑着你,鲍鱼、八爪鱼、海胆、海参、石斑鱼等等,知道名字和不知道名字的,以前看过的还是从未谋面的,数不胜数,都等着你去零距离地亲密接触。水下拍摄,第一次尝试,借来同行哥们的佳能D10水下相机,尽情拍个够。水下相机的色彩还原效果特别出色,也有用防水袋装着普通单反的,但防水袋的塑料折射率太差,拍出的效果也不太好。第一天登岛后没有太多经验,赤膊上阵,结果强烈的紫外线让我吃尽了苦头,接下来的几天内都是长衣长裤、鞋袜齐全下海,还好保护措施及时补救,才没有晒伤,同行的好几个哥们浑身晒得像煮熟的龙虾,红通通的,两条大腿似乎穿了性感的红丝袜。对于珊瑚,大家并不陌生,除了水族馆,大多见到的都是加工过的珊瑚石,这里的海底遍布活珊瑚,一猛子扎到海底,轻轻的拿起一块珊瑚体,软软的,触角还在蠕动,拍张照,再缓缓将它们送回海底。这里的海水透明度高达几十米,岛屿周边因为有浅滩,海滩延伸出去50多米,水深大多是齐腰或齐胸。一个人静静的浮潜在这里,大海、鱼儿、珊瑚等做伴,时间和思维都停止了,爬在水面上发呆,体验从未有过的感觉。聊天、唠嗑、摆龙门阵……没有酒水饮料、没有零食小吃,大家就这样坐在珊瑚礁上,泡在海水中,一个下午的时光就这样悠闲的度过了!既然是中国的领土,必定要有象征主权的界碑,西沙每一个露出海面的岛屿上均有边防等单位设立的警示碑。风吹日晒,很多碑上的涂料均已褪色,在附近找到烧过木灰,涂抹上,才显示出那些碑刻上的国徽和说明文字。岛上没有任何接待条件,除了孤零零的几座渔民的木棚,扎营是最佳方案,超级海景房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傍晚退潮的时候,岛屿一侧从海平面上渐渐露出了一片金黄色的小岛,覆盖整座岛屿的都是细细的珊瑚贝壳的碎砂,如同海市蜃楼般的幻境。傍晚,出海捕鱼的渔民回来了,今天的收成不错,光这条红鱼,就足足20多斤重。海水退潮速度很快,原本潜水才能看到的海底逐渐抬出海平面,变成了成片的礁盘,夕阳映射在礁盘上,散发出炫目的金光。退潮后的海水似乎也平静了许多,浪花拍打礁石的节奏也很轻柔,美,要怎么说出口。一天就这样静静的走向结束,坐在礁盘上,遥望北方,家,就在那里!傍晚,在夕阳悄悄躲进地平线以后,夜空亦非平时所云的点点繁星,那种大小不等、交织相连、层次分明的星云恰似一幅立体的抽象三维图案悬挂在天际。海浪早已退去,海风也平静得恍如催眠。整个空间的色彩也由泛黄、金黄、火红、亮紫、暗红在过度。刚才提到今天出海渔民的渔获不错,除了大红鱼和一堆螺外,还有这些貌不惊人的石斑鱼,石斑在内地市场的身价动辄几百一斤。但,在西沙,从渔民手中购买,低廉的价格仿佛回到解放前。([]
最新章节:
第521章
明道哥哥尸检结果
(
2024-11-03 12:42:08)
更新时间:
2024-11-03 11:56:27
陈致希
一段 快乐的驴行不至于在日后的岁月中变得支离破碎,为了与更多走过和未走过这条线的LZ分享旅途中的惊艳震撼,快乐痛苦,亲情友谊。。。游记因此变得十分必要。 我喜欢陌生的感觉,陌生能产生好奇,好奇有无限魔力,这个魔力吸引我一次次离家出走。。。 检索: 第一页 前言,路上点滴 第四页 丽江篇 第十页 队伍于泸沽湖畔集结完毕 第十七 穿越正式开始 三十四 风景渐入佳境 六十四 约会雪山 七十四 穿越结束 七十六 全剧终 群里很少有人说话,除了偶尔能碰到领队,其他要去的几个人一个比一个潜的深、隐的绝,连个沟通的机会都不给,我想他们是一群大隐者 ~! 曾被今朝有酒醉的帖子毒倒,夏天又错过两个走这条线的穿越队伍,这次无论什么情况我是一定要去的,10月21日下午我登上了开往成都的列车,开始了一场非同寻常的驴行~~ 金秋泸沽湖-亚丁穿越路线图:家乡--成都--攀枝花--丽江--泸沽湖--亚丁--稻城--理塘--新都桥--康定--泸定--雅安--成都--家乡 黄金周已过,这个季节出门车上的旅客不多,还没到西安我便有了自己的“卧铺”,一个人可以坐仨位。天空渐渐变得昏暗,半梦半醒间被刚上车的几个人吵醒,两男两女中年人,有说有笑风趣幽默,他们坐在我对面和过道另侧的座位上。不知什么时候我便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于是我的“卧铺”和对面的三人位便成了那夜我们轮换睡觉的地方,困了的睡觉,醒着的聊天,不觉孤单,不觉无聊。。。 其中的两位姐姐,容颜虽不年轻,笑容却很单纯 清晨,列车驶过广元,几年前曾和朋友自驾九寨沟,第一次踏上四川的土地,也是个清晨路过广元,那是个小雨迷离的清晨,秦岭南麓雨量充沛,云雾飘渺于山中,空气中透着潮湿,我很喜欢那种湿润的感觉。透过车窗寻找旧日足迹,山还是那样的山,而天空却升起一轮骄阳~~ 过了江油,过了绵阳,离成都越来越近了,不知哪个站上来一位衣着颇显些职业的四川mm坐在我们旁边的位置,大姐和她聊起了化妆品,化妆品牌,我如听天书,以为她是化妆品推销员,起码是做和化妆品有关的职业。很快到了终点站成都,我背上大包跨上小包准备下车,MM走在我身后,踏上月台的那一刻听到身后有异样的声响,回头看到她的行李箱卡在车门处,于是我们有了结识的理由。她叫芮莹,但不姓芮,美术专业的,去西宁导师的工作室,她的外表,着装,没一点艺术生的叛逆,却恰恰相悖。在我的印象中搞艺术的男的不是光头就是长发,衣着另类,不食人间烟火,从外形上就要搞得与众不同,彰显他们独具一格的个性,女的也一略同 我们在站外广场拍了照片,留了QQ相互道别,她买票去西宁,我去南站买票去攀枝花~~~芮莹 ME 超越,现居河南义马,祖国秀美的山川让我魂牵梦绕,于是喜欢背上行囊找寻陌生中的童话世界~~。在之后的8天穿越中,在8天的烈日暴晒下,用领队一句话形容我:摘了帽子,脱了冲锋衣,和当地原住民已无区分坐上公交穿城而过,成都给我的感觉很干净,高楼鳞次栉比,很繁华的大都市 曾经,多少人青涩的梦留在那片校园中,彼此不分贵贱,没有功利每每回首往事,可能独属那段时光最能勾人心神,不堪回首也好,刻骨铭心也罢~~。。如今,我已老去。。。脚印留下,故事陪伴一生 网上查的有成都南到攀枝花的始发车,买票时售票小姐告诉我说现在没有,那是节假日临时加开的,郁闷!!可能我在网上查询的方法有问,真晕,只好买了江油开往攀枝花的车票,离开车还有两三个小时,出来在站外路边店随便吃点东西顺便把手机充下电,到丽江还有两天的时间,如果手机要是没电了我岂不成了瞎子聋子,现代的通讯工具实在是太重要了上了车,还好,没我想像的糟糕,人同样不是很多,很顺利找个位置坐下来,想想黄山归来那次,在火车上可把我们几头驴整惨了,几个人举着大包在人满为患的车厢中穿越,那情景很雷人!和我坐一起的是位在攀枝花长大的大哥,人很热情,列车上人与人之间交流变得比较容易,可能是因为我们彼此陌生,没谁去关注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夕阳渐渐消失在地平线,又一个暮色来临,大哥扒在桌上似乎已经睡去,我却感叹车轮下这条沉重的铁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国初年,国力薄弱,技术落后,为了国防、经济等建设需要,三线人豪情万丈念着毛主席语录,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这大西南的崇山峻岭,在大山深处,修铁路建工厂,他们用人海战术,用青春岁月,用血与汗铸造了一条条铁路,一座座工厂,用惊天地泣鬼神来形容他们的精神与壮举不觉丝毫夸张 列车驶进乐山车站,下车的人很多,过道对面只剩一个小姑娘了,于是我又一次拥有了“卧铺”的机会。小姑娘网名:洛若兮,据她讲取自《洛神赋》里的字,名字很别致很高古,听她说话却相当单纯,每说一句话最后都要抿嘴笑一下,时而四川话,时而四川普通话,很搞笑,单纯可爱属于她这个季节。 当聊起她的家庭,爸爸妈妈,听她的身世却有些凄楚,最疼爱她的奶奶也已离他而去,似乎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更关心她的人了,祝愿她能生活的很好 洛若兮 天蒙蒙亮,攀枝花到了。大哥、我、洛若兮我们一同下了火车,车站外就有发丽江的大巴,我问了票价,要80元人民币,和我在网上查的不一致,我查的是客运中心去丽江的大巴有45元的,于是决定和大哥他俩一起坐公交去客运中心,中途洛若兮告别下了车,大哥一直把我送到到客运中心,他原本不在这下车,再此感谢了 。到售票厅买票,结果也是80,网络再次欺骗了我开往丽江的大巴一直就我们几个乘客,像专车,我得以在后面拿着相机左拍拍右拍拍攀枝花四季气候温和,比我想象中的重工业城市清洁,这座钢城沿江而建,在狭长的山谷中绵延数公里 一桥飞架南北,一江穿桥而过,她们可曾知道还有一颗满怀激情的心在她们身边悄悄经过中午吃饭,拍下我们乘坐的大巴 忽然发现,屋檐下一怒放的生命在斑驳的光影中傲然倔强、娇艳妩媚,于是拍下了行程中第一张还算满意的照片 车子继续前行,建筑和景观渐渐有了变化,山上的村落有点像彝族村寨,星星点点原以为只有在荒漠中成片生长的仙人掌在这个地方却爬满山头山上这样的树木也很特别 还有那记忆深刻,我却没拍下来的芭蕉叶,凤尾竹。记得小时候同学之间流行互相赠送日记本,它的最大特点是中间有美术或摄影插图,有祖国的名胜古迹,如:北京的长城,上海的外滩,南京的长江大桥,苏州的园林,安徽的黄山。。。也有少数民族的风情,如,蒙古的赛马,天山的羊群,藏族的舞蹈,傣族的泼水节。。。西南少数民族的歌舞、绘画作品多以凤尾竹,芭蕉叶做背景,那些长在内心的童年记忆如痴如梦,神秘而遥不可及,如今竟不经意间呈现在面前,而我却忘记了按下快门逆光下金沙江宛如一条巨龙奔腾在峡谷之间 彝族村舍散落在牧歌般的田园中,安详,静谧,勤劳,自足 山如画卷,气势恢宏,壮美之至溢于言表,自然的杰作往往给人意想不到的震撼 峰回路转,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惊现于眼前:“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李志贤
质感强烈花盛开清丽高贵胡姬花园大门处 在北半球寒风凛冽时,新加坡永远却是夏天的模样,早晨出门会有淡淡凉意,到正午却是艳阳高照。到新加坡旅游,不能不看新加坡的国花---胡姫花。 胡姫花是新加坡的国花,其实就是兰花。东南亚通称兰花为胡姬花。新加坡人则称为“卓锦-万代兰”,因为侨居新加坡的亚美尼亚人卓锦女士在自己花园里培育而成。因花朵清丽端庄、生命力特强,它象征新加坡人的气质和刻苦耐劳、果敢奋斗的精神。 在新加坡观赏胡姬花非国家胡姬园莫属。 国家胡姬园(National Orchid Garden)坐落于新加坡植物园最高的山冈上,占地约四公顷,目前培育了超过2000多个品种的胡姬花。这里的胡姬花以全世界名女人来命名,包括造访新加坡的撒切尔夫人和戴安娜王妃,都可以在胡姬花园内找到同名的兰花品种。 其中最特别的是卓锦万代兰(Vanda Miss Joaquim),其于1893年由卓锦(Miss Joaquim)在当地意外发现这款原生钟兰花,罕见独特,在1981年4月15日被定为新加坡国花。其花朵长约7厘米,宽约6.5厘米,浅紫红色的花瓣上布有深紫红斑点,中间部分为深玫瑰色,花管呈橙黄色,四季盛开,鲜艳动人,而且在恶劣的条件下,也能含芳吐艳。 园内60000多株色彩绚丽的胡姬花在热带植物的映衬下光彩夺目。缤纷的胡姬花与热带植物交相辉映,蜿蜒园中的台阶小路,领略春天的芬芳和传说中的繁花似锦。 众多的胡姬花,有的淡雅,有的娇艳,但不管怎样,胡姬花在骨子里都透出一种天生的高贵气质。 不管怎样,对于喜欢花草的人来说,漫步国家胡姬园赏花、拍花都是不错的选择。感受新加坡之一——漫步岛国看狮城 干净清新亦繁华(概述篇) https//bbs.8264.com/thread-2172957-1-1.html感受新加坡之二——休闲小岛走不停 亚洲最南寻风情(圣淘沙篇)https//bbs.8264.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82169&page=1&extra=#pid50347652感受新加坡之三——参天巨树生满园热带风情绿无限(植物园篇)https//bbs.8264.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31866&page=1&extra=#pid53500784感受新加坡之四——绿意充盈总统府世外桃源乌敏岛(总统府和乌敏岛篇)https//bbs.8264.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53589&page=1&extra=#pid55203314感受新加坡之五——海风轻拂鱼尾狮 流光溢彩夜迟迟(滨海湾篇)https//bbs.8264.com/thread-2255988-1-1.html感受新加坡之七——小印度里寻缩影甘榜格南回族情(新加坡河等篇)https//bbs.8264.com/thread-2322447-1-1.html 感受新加坡之八——立体交通路纵横街道小区绿充盈(交通和街道篇)https//bbs.8264.com/thread-2326625-1-1.html 感受新加坡之九——狮城春节气息浓牛车水里最喜庆(春节和牛车水篇)https//bbs.8264.com/thread-2330106-1-1.html感受新加坡之十——方式灵活有初院 环境优美好校园(南初篇)https//bbs.8264.com/thread-2344728-1-1.html感受新加坡之十一——享誉全球名高校 环境优雅美校园(南大篇)https//bbs.8264.com/thread-2354269-1-1.html 新加坡胡姬花园在新加坡地图上的位置 园内的流水景观 花开艳丽 黄的温暖 蓝白相间 红的似火 低头迎客 艳丽无比 红红火火 室内的胡姬花 园区分布平面图 紫色是最多见的胡姬花之一 白色胡姬花也很多见 花开满园 黄色是最多见的胡姬花之一 园内处处花盛开 艳丽之花初初见 园内处处花盛开 黄的耀眼 阳光下的花儿 质感很强的胡姬花 花开朵朵 花色满园 满园花色 耀眼的花蕊 花开朵朵 独放花枝 热带风情浓郁的花草 花开满园关不住([]
艾旺骏
科幻探险片寻找重返母星之路--纪新疆博格达峰、狼塔C线、乌孙古道三大经典户外徒步线路连续穿越游泳的大鱼(文/图/摄) 这是一个交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探险故事,是跨越时空千年的旅程,对地球上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它可能仅仅是新疆三大经典户外徒步之探险,而对我们菠萝族人来说却是寻找返回故乡Z星体(我也常常尊称为:母星体)、重获星体超级能量的不平凡的路。“扮演”坏蛋角色的狼族终以失败而退出了地球正在堕落的富饶,我们菠萝族人最终成功的离开了这个曾经给我们痛苦、安慰,如今已变得让人无限遗憾的蓝色星球。 此文章将以科幻故事结合实际探险的纪实形式完成,配合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尽量做到故事有头有尾,探险信息真实可靠,不误导后来者。 文中围绕着新疆三大徒步线路讲述了一群菠萝族人寻找重返母星之路的故事。依据实际徒步探险线路,文章将分三个部分完成,每个部分依线路不同而分别取名:第一篇:博格达峰的悲伤 (在帖子第1页,第4楼,2014-1-3更新。)第二篇:消失的狼塔C (在帖子第36页,第355楼,2014-9-23更新。)第三篇:乌孙古道的流体盛宴 (链接地址: https//bbs.8264.com/thread-2321137-1-1.html ,2015-01-27更新。) 这篇文章是探索性的,是一篇科幻体探险纪实游记,希望广大户外爱好者给予中肯的评价和鼓励。文中所有与三大徒步线路直接有关的信息和数据都是真实的,描述和记录客观,可供适当参考。文中围绕菠萝族的人物和故事来自于菠萝族人----游泳的大鱼的超现实回忆,只可欣赏不可对号入座。文中图片,除特别注明的,都来自于[]
李怡圣
男驴若有点钱女驴就象苍蝇一样嗡的一声把你围上女驴若有点姿色男驴就象疯狗一样呼的一下把你缠住 ———以上之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作为背包客就简单多了,一个背包行走在天涯。。。2月23日从新加坡进入斯里兰卡—————3月14日进入马尔代夫途经尼、贾、丹、锡、康、努、马、加、卡、科贾夫纳的海上公路丹布拉石窟里的壁画狮子岩上的日光浴斯里兰卡航空的飞机闲着没事可以看看电视吃的喝的来了斯里兰卡的航空的食物还算丰富,但比起阿航就差运了,尤其让国内很多讲究生活情调的小白领所不能容忍的,是斯航竟然没有红酒供应,它妈妈的。。。下了飞机后的第一站先去尼甘布,一个在海边的小镇,从这里开始斯里兰卡之旅。到了尼甘布后找了一家旅馆住下。尼甘布早晨的海滩特别的宁静只有渔民们在海滩上忙碌着他们的营生刚刚捕捞上来的魔鬼鱼,这种鱼在马尔代夫的海边经常的看到。小时候也在上海吃过这种鱼,肉质一般。斯里兰卡各个景点的旅游图尼干布这个离机场比较近的海边小城,海滩质量不怎么好,水污染有些严重,只适合做简短地停留修整后再去斯里兰卡的各个方向,我是准备从这里坐夜班车去那个靠近印度的海边小城——贾夫纳。看那些从贾夫纳回来的小白领们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描述贾夫纳的海上公路是如何如何的消魂,所以打算去看看。去贾夫纳的车不是在车站发的,需要坐34路公交车在Pereyamulla Junction下车(10min左右,做tutu也可以的,150rs),在这个Junction很容易找到一个叫做TAJ hotel 的门面,在这个小店里买好晚上21:30的过路车去贾夫纳的车票,晚上在这里上车。尼于布是一个基督教小城,所以随处可见教堂和相关的雕像、图画。(
林瑞惠
※ 墨脱 ※ 普通人很少知道,圈子内很有名,中国最后一个不通车的县城。进入墨脱必须要翻越喜马拉雅山脉东南段的多雄拉雪山或嘎隆拉雪山,两座雪山终年积雪,冬季11月-6月更是深达数米难以逾越。中间还要穿越亚热带原始雨林、蚂蟥山、老虎嘴天险,克服高原反应、恶劣天气、艰险环境重重考验。正是这样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吸引了无数户外爱好者来挑战,徒步墨脱就成了中国十大经典徒步路线之首,绝对是对体力、意志的一种挑战。 ※ 行走墨脱,与生命交换了一次意见 ※ 这只是同行的一位大哥的感言而已!无需豪言壮语,我们只是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了过来。之前看过不少攻略,也算是有备而来吧,也知道其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有不同的困难。就便是登泰山也是如此,更何况是墨脱呢。今年雨季来得特别早,当地人说今年从2月就开始下雨,几乎一直没间断,对我们而言算是不幸呢还是幸运?塌方、泥石流可不是儿戏,这次有一名队员就是在塌方处被滚石砸中胳膊,好在不是很严重,而另一名队员的登山杖被泥石流带着去了印度。还有一条登山杖永远留在了嘎隆拉雪山上。 ※ 四海旅社曾眼镜※ 隐藏在云雾中的墨脱县城 ※ 一朵盛开的莲花,无数人带着自己的梦想追随到这里! ※ 行程 ※ 几乎跟大多数人一样,先到拉萨,然后次日乘坐班车到八一,然后包车到派镇。 在拉萨住在了喜力家 -- 暮野驴社,见到不少8264的朋友倍亲切。 D1 拉萨 -- 八一镇 -- 派镇 拉萨东郊客运站10点前随时有去八一的班车,票价100元、120元、140元、170元不等,我们坐的100元的大巴,中间在松多吃午餐。 下午5点多到达八一,接着在八一联系去派镇的班车,每人50元(人少不去,司机电话:13618940136),当晚8点多到达派镇。 派镇门票150元(有两种方法可逃票),我们住的是雅谷饭店,间每人25元。 D2 派镇 -- 松林口 -- 多雄拉 -- 拉格 早上从派镇到松林口,可以让住宿的店老板帮着联系乘大卡车进山,很方便,每人30元,大约40分钟的路程。 徒步从松林口出发,翻越4221米的多雄拉山口,夏季可以不用请向导,下雪时还是很有必要。 体力好基本3小时内到山顶,再3小时能到拉格。我们7点20派镇出发,8点多到松林口开始徒步上山,10点30到山顶,下午1点30到拉格。 如果体力好,当天可以赶到汉密,门巴人就是当天去了汉密,哈哈!!当然我们不能光走路,还要拍照的嘛! 拉格住绵阳吉祥客栈,所谓的客栈就是简易木板房(进墨脱的人多了,有人在半路建立了几间木板房),70元/天,含晚餐和次日早餐。老板是绵阳人,老板娘是门巴人。 D3 拉格 -- 大崖洞 -- 汉密 这段路相对最好走,没有岔路,原始森林里仅有的一条“水泥路”。最后到汉密时出现少量蚂蟥。一路原始森林,是俺迄今见过最原始的亚热带原始森林了。 一般中午在大崖洞吃饭,早上9点出发,下午4点30到达。 汉密住四海旅社曾眼镜那,也是70元/天,含晚餐和次日早餐,曾眼镜一个人在原始森林里呆了近10年,他自己就是一个传奇。 D4 汉密 -- 阿尼桥 -- 二号桥 -- 三号桥 -- 解放大桥 -- 背崩 这段路是最危险,以前进墨脱失踪的人几乎都是在这段路出事,门巴人也传说中间有些灵异现象,要注意队员间一定不要拉开距离。 个人认为主要中间有几条岔路,走错了就是最大的麻烦。 其中一条岔路过阿尼桥20分钟后右侧河上有一座无名桥,不能走。过本桥大约10多分钟到达二号桥。 另一条岔路过2号桥20米,左侧向上去易工白,右侧向下去背崩。虽也有人经易工白、德兴到达过墨脱,但这段路难度要大很多。 第三个岔路就是快到3号桥的时候,走下到河底的路线到桥上。还要注意三号桥到解放大桥中间的塌方要小心通过。 背崩住宿也是70元/天,价格好像他们几个店家都协商好了的。 D5 背崩 -- 亚让村 -- 墨脱县 这段路可以称高速公路了,可以通越野车。背崩属于和印度的边防线,这里有驻军。中间到亚让村之前拔高不大,从德兴大桥那里才开始拔高,估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上去。 上去就看到墨脱县城了,远看墨脱县城就是一朵隐藏在云雾中的莲花(建议次日早上再到这个位置拍一张)。 我们住在了著名的莲花大酒店,准间50元/人,条件不错。传说中的林业局招待所和政府招待所都满客! 当晚在莲花大酒店边上找了一家做石锅鸡的店,名字叫天上人间,哈哈!天上人间到处都有哈。 D6 休整 本来今天计划去仁钦崩寺-苯教的发源地,因为路途遥远加路途险恶未果。 D7 墨脱 -- 马迪新村 -- 米日村 -- 113K -- 108K -- 100K -- 96K 从墨脱到80K的道路全部被大雨冲塌,必须徒步到80K,一般需要2天时间,先到108K、然后到80K再乘车到52K。 经过一天的休整体力不错,中午到了113K,就把第一天的计划调到100K,到100K后感觉时间还早,就又赶到了96K。 96K吃住条件稍差,我们就无所谓了。第一家老板是甘肃人,老板娘是藏族,自己都没得吃。最后住给了他10元,晚餐10元,早餐10元(都是面条)。 D8 96K -- 80K -- 52K 继续出发,第一天多赶了路,这段较短相对轻松了不少。 夜里下了大雨,中间泥石流塌方严重,局部涉水深度达1米,也是最危险的路段,就是这段路上牺牲了一条登山杖。 从80K乘坐越野车直接到52K,每人200元,乘坐卡车每人100元,因为天气原因,那天简易路卡车都不能通行了。 住宿52K每人45元含两餐。 D9 52K -- 嘎隆拉 -- 24K -- 波密 -- 八一镇 嘎隆拉隧道正在半山腰连夜施工,据说是8月份就打通了,以后出入墨脱就再不用翻嘎隆拉雪山了。 嘎隆拉从山顶直接滑下来很过瘾,上山用了2个半小时,下山用了1小时,都从垭口直接滑下来。滑出的雪槽已经有2-3米深了。哈哈!高山滑雪! 24K直接乘坐越野车返回波密县,每人50元。到波密后立即乘坐班车返回八一,越野车每人150元,瑞风商务车有130元的。 晚上八一FB。 D10 八一镇 -- 拉萨 还是乘坐大巴班车返回拉萨,每人100元。回到出发的地方 -- 喜力家。晚上德吉路继续FB。装备使用情况在本帖子第61页有详细回答! 全程无露营,全部住宿简易木板房客栈。费用明细供参考:23日拉萨站公交车12每人1元,大件行李1元喜力家住宿225每人25晚餐1136菜1汤24日早餐50拉萨八一大巴900每人100松多午餐1506菜1汤八一派镇班车450每人50派镇门票450每张150,买了3张,其他逃票派镇住宿225雅谷饭店晚餐1556菜1汤25日派镇早餐110面条+抄手松林口大卡车270每人3026日拉格630每人吃住70,酒另买27日汉密630每人吃住70,酒另买28日背崩630每人吃住70,酒另买墨脱石锅鸡520酒另买29日午餐1806菜1汤酒另买晚餐1706菜1汤酒另买住宿900每人50两天10030日96K吃住275酒另买31日80K午餐18080K包车1800每人20052K吃住405每人451日24K乘车450每人50波密八一班车1240八一晚餐305酒另买2日八一拉萨班车810每人90松多午餐140拉萨晚餐284(7人) 酒另买拉萨住宿225每人25※ 一行9人在墨脱县莲花广场合影 从左到右:兔子、没钱不帅、林海雪原、风萧萧、飞鸟、开心笑、临渊羡鱼、边界、虎狼漫步 ※ 天路 ※ 5月21日,我们一行9人踏上了西行的列车,经过50多个小时于23日晚到达圣城拉萨,一座天堂里的城市。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充满了神奇,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还有美丽的青海湖、可可西里、那曲草原。雪山脚下,天地之间,藏羚羊、黄羊、野驴、牦牛一路相伴。云那么白,天那么蓝!虽不是第一次进藏,可看到这高原美景就忍不住拿出相机咔嚓个不停。大脑也随之开始兴奋...※ 有一种色彩叫深蓝※ 天路 ※ 从上车一直到格尔木才拿出相机,走出站台感受一下高原的晨曦,顺便和列车合影一张,哈哈※ 天路 ※ 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中间越过昆仑山、可可西里、长江源头、唐古拉山、那曲草原、念青唐古拉山。这一段是青藏铁路最美的一段,雪山、白云、绿草之间有黄羊、羚羊、牦牛、野驴一路相伴。※ 车窗外的雪山※ 天路 ※ 可可西里,野马?野驴?看着像驴,据说是藏野马!哈哈※ 天路 ※ 坐在车窗前,望着车窗外的白云,列车上播放着歌颂高原的曲子...我们一路来到拉萨※ 天路 ※ 坐着火车去拉萨,对我来说只有这样才能感觉到是真正的旅行。※ 天路 ※ 天是那么的宽,地是那么的广※ 天路 ※ 翻过了唐古拉山※ 天路 ※ 这是一条通往天堂的路※ 天路 ※ 青藏铁路※ 天路 ※ 青藏铁路、青藏公路交汇处※ 到达拉萨 ※ 到了拉萨当然要去喜力家的暮野驴社看看啦,哈哈!整体感觉不错。从火车站乘坐89路公交车1元到人民体育场下车,小胡同进30米就到了,很好找。距离大昭寺很近,不过从大昭寺到暮野方向感不是很强的人就可能麻烦些了。 光头大厨炒的东北菜挺适合山东人口味,嘿嘿,这是实话!※ 大昭寺广场的柱子, 从喜力家楼顶能清楚看见它和布达拉宫。※ 到达拉萨 ※ 从大昭寺去喜力家,一个比较好的方法:面向玛吉阿米左侧的路一直下去,看到清真寺右侧回拐30米即可到达。很遗憾喜力家楼上没有挂个牌子,初次过去的话可能还是不知所措!※ 从拉萨到派镇 ※ 派镇,是公路的终点,也是徒步的起点,也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入口点。5月24日,早上从拉萨东郊客运站乘上到八一的班车,一路沿着拉萨河逆流而上,中午翻过米拉山口。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是拉萨河与尼洋河的分水岭,不同的是拉萨河向西流,尼洋河向东流,相同的是都汇入雅鲁藏布江。过米拉山口之后,景色完全变了,顺美丽的尼洋河而下,两边森林植被明显增多,一山四季垂直分布,景色美丽至极。到达八一镇后立即包车连夜赶往派镇,司机告诉我们,一黑龙江女孩10天前在去墨脱的路上失踪,一两天前有农民工冻死在嘎隆拉山上(据说临死前嘴里还叼着一颗香烟)。司机师傅嘱咐我们在林芝机场检查站不要说去墨脱(否则不让进),说是去直白看南迦巴瓦峰。晚上我们在司机的推荐下入住雅谷饭店,并为我们联系好了去松林口的卡车。 夜里下了很大的雨,好在次日转晴,否则是不能上山了。5月25日,搭上联系好的卡车,一路碎石路拔高而上,山路颠簸如坐过山车。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云雾弥漫如仙境一般,可惜没能腾出手拍下一张照片,就这样跟一路美景擦肩而过。一路拔高到松林口下车后又开始下起小雨,冲锋衣、雨衣、绑腿打好上山。山下面下雨,上面下雪,而阻挡在我们面前的是海拔4221米的多雄拉雪山。 没的选择,进墨脱就必须要越过他,从松林口出发。。。※ 318国道米拉山口上的经幡※ 从拉萨到派镇 ※ 5月24日沿着318国道赶往八一镇,318国道就是川藏南线,可以称之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很羡慕那些川藏线上的骑行者!他们从成都到拉萨一般需要骑行20多天,很佩服!梦想着将来也有一天自己也能从成都骑行到拉萨一趟。 ※ 从拉萨到派镇 ※ 一路随处可见飘荡的经幡,寄托着藏胞们美好的心愿!※ 从拉萨到派镇 ※ 米拉山口、尼洋河成了路上独特的风景,吸引了大量路客驻足留影留念。※ 尼洋河中流砥柱巨石。※ 从拉萨到派镇 ※ 尼洋河上空的蓝天!※ 从拉萨到派镇 ※ 去八一路上看到的雪山!※ 从拉萨到派镇 ※ 车子进入林芝地区后,山体植被明显增多。不愧西藏的江南美誉。※ 从拉萨到派镇 ※ 班车到达八一镇下午5点多了,正常班车已经没有了,站内找车包车去派镇需要600元/车,是些去米林的金杯车班车。站外找车要便宜些,500就能搞定。 其实可以直接给去派镇的班车司机打电话,班车也可包车,有人随时会走,每人50元。我们9人花了450元去派镇,很顺利!特意留了班车电话供参考:13618940136,司机是四川人,很不错!※ 八一到派镇的班车,出发时下午6点了。※ 从拉萨到派镇 ※ 八一镇老鹰广场雕塑,经过时隔着车窗拍了一张。※ 从拉萨到派镇 ※ 经过机场大桥后大约30分钟后,到达尼洋河汇入雅鲁藏布江的江河汇流处,好心的司机停车让我们拍照。由于天气有些晚,光线也不足,就随便记录了一张。※ 尼洋河江河汇流处※ 从拉萨到派镇 ※ 到达派镇时已经黑天了,但是售门票的依然还在,去墨脱也要收150元,什么道理?快要到派镇时决定留几个在车上把包带进大门,几个喜欢探索的决定顺河边进去(不推荐!)。※ 派镇的早晨※ 从拉萨到派镇 ※ 在卫星图基础制作了一份手绘图,并附上了派镇街区图,仅供参考。路上只有注食宿的地点能住宿,其他地方都不行。※ 自制的徒步路线图※ 从拉萨到派镇 ※ 派镇住的是雅谷饭店,售票处第一个能看的招牌就是,到据说是镇上条件最好的,是司机推荐的,条件真不错,25元/人。网上不少人推荐去兄弟饭店、川渝饭店。([
张瑞盈
〖前言〗2013年8月7日上午,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乔默-肯雅塔国际机场爆发大火,烧毁国际到达大厅,机场关闭。听闻这个消息时,我们正在从安博塞利返回内罗比的路上。“既然机场关闭,我们是不是可以晚回几天?正好可以再去一次马赛马拉!”得知这条坏消息,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叹气,反倒有点幸灾乐祸。我们在马赛马拉只呆了三天,三天的时间,对于辽阔无边的马赛马拉草原来说哪里足够,只觉意犹未尽,诸多遗憾。8月8日,按原计划下午我们就将搭乘阿联酋航空返国。但一大早便得知消息,国际机场当天依旧关闭。清静和飞翔开始与旅行社及保险公司联系,75忙着联系更便宜的酒店,因为十有八九我们这天是无法离开了。走不了,但也去不了马赛马拉,因为正值马赛马拉的旺季,如果没有提前几个月预订住宿,根本是一房难求。午饭后,我们兵分两路:大部队去机场确认航班消息,我和蟋蟀头及75去希尔顿酒店预订当晚的住宿。因美亚保险认为机场火灾不在我们的保险范围之内,保险公司拒不承担我们滞留的任何费用,所以我们得找便宜一点的住宿。对于我们这类出行常住青旅或家庭旅馆的驴友来说,希尔顿这样的五星级酒店向来不在考虑之内。但,这是在内罗毕,我们必须为自己选择一个安全的酒店。而安全,往往则意味着昂贵。在希尔顿订好住宿后,我们三人赶到机场与大部队汇合。机场区的空气里依旧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焦味,国际航班抵达区的建筑被浓烟熏黑,且部分坍塌。此情此景,惨不忍睹。对于我们这些滞留的客人将如何处置,机场与阿联酋航空没有任何表态。我们一无所获地离开机场,回到希尔顿。200美元/晚的住宿费,除了安全,我们并没得到更多。房间又小又旧,似乎连如家也不如,晚餐的费用又高得离谱,大家再也没有玩的心情,只一门心思想着回去。8月9日,一大早check out后赶到机场,机场早已是人潮汹涌,混乱不堪。我们挤在一个小通道处,在长不到十米的通道排了两三个小时,才总算安检完进入check-in大厅。原以为进去后便诸事大吉,谁知那只是等待的开始。check-in大厅里早已挤得人满为患,但离开的人少,进来的人却在源源不断地增加。在阿联酋团队check-in的柜台前又排队两小时后,方得知阿联酋当天并没增加一个航班,这意味着7号8号未离开的旅客将继续滞留。满怀希望的人群一片哗然,开始躁动不安。阿联酋航空的工作人员站在柜台上讲话,让非当天机票的乘客离开,“NO!NO!”滞留的旅客,而且大多是中国游客,喊着统一的口号,表示抗议。这样的劝退与躁动发生几个回合后,驻内罗毕的中国大使馆人员赶到,人群爆发出一阵掌声,集体喊着“我们要回家!我们要回家!”这样的场面我从未经历,有点震惊,也有点感动。大使馆参赞与各团队的领队交流后,又与阿联酋的工作人员沟通。但那晚,我们的等待并没有一个好的结束。八月的内罗毕,晚上凉风习习。机场上已搭了两天的帐篷,依然还在搭建中,黑人兄弟的工作效率,实在不能令人恭维。我们一群人站在机场的一块空地上,讨论我们的何去何从。讨论没有结果,唯一确定的是,先回酒店休息。在机场耗了一整天,大家都累了,身心俱疲。所幸的是,8月10日一大早,阿联酋航空便来电,要我们赶紧去机场。这一天,机场的秩序明显比前一天好很多,我们顺利地办完值机、通关、安检,直至坐到帐篷搭成的临时候机大厅时,心里才安定许多。心安之余,回想肯尼亚的这十多天旅程,只觉内心五味杂陈。原以为可以在肯尼亚无污染的大草原上畅快呼吸,享受天然氧吧,谁知灰尘铺天盖地,大家都用口罩或头巾捂着脸,每天回到房间都是蓬头垢面。原以为可以在内罗毕穿街走巷,享受逛街乐趣,谁知内罗毕安全堪忧,因抢劫时常发生,我们所停留的地方,除了餐厅,就是酒店。原以为只要在对的时节到了马赛马拉,每天都可以欣赏到角马过河的壮观场景,谁知这其实非常靠运气。但不得不承认,近距离看动物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优雅的长颈鹿、温顺的斑马、性感的猎豹、稳重的大象、猥琐的鬣狗、霸气十足的狮子。。。当曾在动物园里才能看到的动物,忽然在我周围自由行走、奔跑,那感觉真是无以伦比的美妙。特别是当狮子情侣含情脉脉地对望时,那一刻,我的心瞬间被打动,化得如水一般温柔。当然,更多的故事,更多的细节,还是请与我一起,走进肯尼亚。 D1(7-29)上海——迪拜——内罗毕4点钟,天未亮,整个城市还在沉睡中,我俩便拎着行李从家里出发了,去浦东机场与朋友们汇合。我们将搭乘715的航班,经迪拜转机前往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在这之前,我只睡了3个小时。待飞机准时起飞时,我已进入沉沉的睡梦中。在梦中,我似乎进入了时光隧道,去往另一个不同维度的空间。但的确,那是另一个不同的国度,位于赤道上的东非国家——肯尼亚。抵达时,我们的时针将往回拨5个小时。时光倒流,在抵达肯尼亚的那一刻,梦想成真。 内罗毕国际机场,号称是东非最大、也最繁忙的机场,但在我们看来,小,且陈旧。繁忙却是真,当地时间傍晚19点过时,依然人流如潮,通关时,三四个关口处排着冗长的队伍。机场让人失望,但入住的酒店Crowne plaza却是当晚最大的惊喜了。出发之前,领队清静就说,肯尼亚的条件不太好, 即使五星级酒店,也不一定有wifi,也不保证有热水淋浴,千万不要用国内五星级酒店的准来衡量。所以,当我们走进酒店,便有人递上热毛巾和芒果汁,有人主动帮忙搬送行李,再到走进房间,眼前一亮,打开手机,免费联上wifi时,激动之情便难以言喻了。只是,酒店禁止吸烟,不仅只是酒店大堂等公共区域,所有房间都禁止抽烟。烟瘾难耐的蟋蟀头不甘心,让我打电话到前台,询问何处可以抽烟。话筒那边的声音,礼貌且明确:请下楼,走出酒店大门。如此严格的禁烟,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更意想不到的是,酒店居然在门口设有安检,所有的行李都必须通过安检。当时虽觉奇怪,却并不太为意,只是在后来的行程中,才渐渐明了其中的原因所在。 D2(7-30)内罗毕——马赛马拉 早餐后,我们便径直驱车离开酒店,没有在内罗毕作任何停留,直接驶向马赛马拉。座落在使馆区的Crowne plaza,似乎位于市区之外,仅几分钟而已,我们便已远离内罗毕,行驶在两边是乡村或镇子的公路上。而内罗毕的真实面貌,尚未见识。 我们团队20人,共租了六辆面包车,每辆车3-4人。我和蟋蟀头、龙之杰三人一辆。刚上车坐稳,蟋蟀头便要我和司机说,带我们去买打火机。司机约瑟夫Joseph一口答应。一边开车,一边回过头说道:“no problem.” 刹车没踩,车速没减,还回过头来说话,他这个举动吓坏了我,赶紧说道:“别转头,别转头!”我的话音刚落,约瑟夫又把头转了回来,举着手里的香烟告诉我们,“车里可以吸烟”。他这句话让蟋蟀头和龙之杰高兴不已,赶紧给约瑟夫递过去一支烟。因为,在这之前,我们的导游再三告诫,肯尼亚很多地方不能随便吸烟,比如公共场所、草原、车上。但刚出发,就有这样的破例,两个烟鬼当然兴奋不已。他俩兴奋,我却有另外的担忧。约瑟夫开车时只要说话,必定回头,这习惯令我最初非常担心行驶的安全问。但实际上,我当然是多虑了。黑人司机的脑袋后面似乎还长了另一双眼睛似的,他们即使回头说话,也能灵活地与对面的车辆擦肩而过。 9点过,我们途中的第一次停车,杜导说,东非大裂谷到了。东非大裂谷,这条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1/6的大裂谷,是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深陷的地沟,犹如地球的一道巨大伤疤。位于肯尼亚的裂谷,只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在裂谷地带,发现了距今已经有350万年的“能人”(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人)遗骨,诸多考古发现证明东非大裂谷是人类文明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在人类起源问上,很多科学家支持“非洲起源说”,即目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类的祖先在大约2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然后在距今10万年以内离开非洲,向亚洲和欧洲扩散。我们其实都是非洲后裔,你相信吗?maybe。但眼前的大裂谷,因为角度问,并不能让我们感受到视觉上的震撼。眼见不一定为实,便是这个道理。在大裂谷观景点,蟋蟀头的最大收获,可能便是买到的两盒火柴。观景点旁边一个木雕礼品店,我问售货员是否有打火机出售?他摇头,然后从袋中掏出1盒火柴。我点点头,“这个也行。” 售价1美元,没有讨价还价。想再问他多买一盒,他跑去另一个房间,对另一个人叽叽咕咕一阵后,那个人不知从什么角落里又翻出一盒火柴。火柴难道是这里的稀缺货?我有点不明白。后来问约瑟夫,为何他们不卖打火机,只有火柴?他回答,因为打火机的气有伤身体,所以人们不爱用。真是这样吗?我半信半疑。 再一次停车时,正值中午时分,我们停在一家酒店午餐。下了车,男人们除了抽烟,便是纷纷抢着与黑人兄弟合影。他们的心思谁都明白,无非是想彰显一下自己的皮肤有多白。蟋蟀头之前一直说自己晒得太黑,现在他终于心理平衡了。不仅不黑,而且看起来似乎太白了。 我们的司机约瑟夫,英语说得比我溜。在曾经是英国殖民地的肯尼亚,英语是官方语言,课本全部是英语写成。所以,只要上过学读过书的肯尼亚人,都会说一口流利英语,而且还是英式口语。非洲是一夫多妻制,所以我很好奇,约瑟夫娶了几个妻子。当他回答我,没有结婚时,我大为诧异。再问他年龄,他告诉我,他43了。听闻他已43岁还没有结婚,我表示不相信。他淡淡地笑着,“结过婚,但现在离了。”后来聊起他的生意时,他才说,7~10月是肯尼亚的旺季,他几乎天天开车在外;即使淡季的时候,也是隔一周外出一周,聚少离多,所以就离婚了,而且没有儿女。现在正和一个中国女孩交往中。约瑟夫的坦诚相告,让我了解到现在的肯尼亚,城市中的男人们迫于经济上的压力,一夫多妻在减少,这种现象也许在农村会更为普遍。 午餐是自助餐。实际上,我们在肯尼亚这一路上,在酒店都是自助餐,如果在草原上,就是酒店准备的餐盒。非洲的饮食比想像中好。午餐后,继续上路。路边的植物,开始变得奇奇怪怪。 初来乍到,沿途的所有风景都令我们感觉新鲜,即使车没有停留片刻,我们手中的相机快门也没停歇过。在通往马赛马拉的前半段路程时,约瑟夫并不干涉我们拍照,但后半段路经一些小镇时,他便严禁我们拍照,“NO photo!”他说归说,我们拍归拍,并不太理会他的干涉。但没想到,他神情更加严肃地阻止道:“这里不要拍照!如果你们再拍,街上的人会拿石子扔我们的。”一边说,他一边晃着右臂,做出扔石子的举动。我看着路边的人们,他们中的有些人在我们经过时还会向我们挥挥手。我很难想像,如果我拍他们,下一刻,他就会捡起石头攻击我们。但约瑟夫的严肃劲告诉我们,他不是在瞎编故事,他一定亲身经历过,他的车可能就被那些石子砸坏过。 越接近马赛马拉,灰尘越大。当车从公路转入土路时,灰尘已是铺天盖地,迎着车袭来。即使车窗全部摇紧,也丝毫无用,在剧烈的颠簸中,车窗很容易就被颠开一条缝,然后缝隙越来越大。车中,一股干燥而呛人的土味,弥散开来。我和蟋蟀头都戴上了口罩,但过不了太久,蟋蟀头还是把口罩摘到了一边,“太闷了,气也喘不过来的感觉”。约瑟夫果然不愧有15年的车龄,驾驶经验丰富,即使路烂到极点,车七摇八颠,他也几乎不减速。别小看他这辆破面包车,可是改装过的拥有四驱的面包车。真正是面包车的外型,越野车的本领。车虽然颠得厉害,但我们还是睡着了。待再醒来时,蟋蟀头抹了下嘴巴,伸手向我要水喝,“我得喝口水把嘴里的土给咽下去。”他这话,把我刚喝进嘴里的水,差点喷出来。待我们六辆车终于全部停下来,我们可以下车透下风喘口气时,周围已是一片清新。“快看,那边的一群羚羊!”不知谁叫了一声,所有人的相机都对准了不远处草地上的一小群羚羊 。这是我们在草原上第一次看到动物,难免兴奋。但在后面的几天,这样的羚羊随处可见时,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毕竟,这是非洲大草原上最最常见的一种动物。 上车,继续向前。刚刚进入马赛马拉的我们,新鲜、好奇、兴奋。显然,斑马比我们淡定许多。七八月是马赛马拉的冬季,枯黄的草色,一片片地蔓延开来,羚羊开始随处可见。我们的车停在了马赛村的门口。这些身披红布,手执一根木棒的男人,便是传说中连野兽也怕的骁勇善战的马赛人。我拿着一袋给小朋友们准备的棒棒糖跳下车,谁知,刚下车,这袋棒棒糖就几乎被这些男人们瓜分干净。去非洲之前,在书中了解到,马赛人不爱拍照,因为他们担心拍照会带走他们的灵魂。所以,我对去马赛村拍照心有顾忌。但是,这已不是一般的马赛村了,它已经商业化。早已见惯了各类游客,再加上我的棒棒糖,这些马赛男人都很乐意与我合影一张,即使把他们人手不离的木棒借我一用也是无所谓。 要识别马赛男人很容易,因为他们的装束很醒目:两块红底黑条或红底黑格的布,一块扎在腰上遮羞,一块披在肩上。马赛男人之所以喜欢身披红布,其实是为了吓跑狮子等野兽,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牛群。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块传统的红布不再是单一的红底黑条,也变换出多种样式,出现了黑条、黄条、蓝条或者黄格、蓝格,唯一不变的就是大红的底色。蟋蟀头提出要披一下他们身上的那块红布,那个马赛人立马答应,把自己身上的披风解下来,给蟋蟀头围上,再系个结,就OK了,穿戴十分容易。 这个说一口流利英语的马赛男人叫Peter,我注意到,甚至于他的装束都与其他马赛男人不一样。Peter指着距离我们不远的一个小门说道:“请大家抓紧时间,赶紧过来吧,我们为你们准备了节目。”那个用树枝扎起来的拱形小门便是马赛村的入口,低矮的入口与他们修长的身材完全不符。我们猜想是为防大型野兽进入才设计成这样的。参观马赛村并非免费,每人要收取35美元。这样一个自费项目让团队中的部分人有点犹豫不决,踌躇着是否要花200多人民币的门票去参观一个商业化的小村落。他们的犹而不决让Peter有点不耐烦了,大声地说道,“如果不参观村子,请不要再拍任何照片。”不能拍人,即使拍风景照也不行。最终,我们的团队一分为二,一部分去参观马赛村,另一部分则直接去酒店。关于值得不值得,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把秤,且准不一,难以评判。我只是认为,既然已到了别人家门口了,人都站门口欢迎我们了,那就去吧,就算是一种礼仪。门票,就算是我们登门拜访的一点礼金而已。去亲朋好友家串门做客,我们还得拎点东西了,去别人村里作客送点礼品更是无可厚非。最重要的是,即使这已是一个对游客开放的马赛村,它也还是马赛村,是马赛人自己的家,而非一个临时搭建起来供游客参观的人工景点。跟着Peter进了马赛村。过那道拱门时,身材矮小如我,也得弯腰才能进入。村不大,零落地散着一些土坯砌成的房屋。低矮的土屋,与马赛人的身高同样不匹配。待我们一一进入,十几个马赛男人已经排成一排,准备为我们跳“勇士之舞”。“勇士之舞”是马赛男人的传统舞蹈,在他们的哼唱中,一个接一个的马赛人开始立定跳高,跳完一轮,再来一轮。除了绷紧小腿,笔直地往上跳,勇士之舞没有更多动作,手上也不需要多余的比划,只要尽可能地跳得高些就行。这真是我所见过的最简单的舞蹈。但其实,跳得高,跑得快,历来就是马赛人对勇士的认定准,这其实也与他们的游牧习性相关。(拍摄者:蟋蟀头) 跳完舞,Peter开始为我们介绍他们的村庄。Peter说,收来的门票钱是为六个村子的100多个孩子筹建学校而用。得知我们每人交的35美元将用来建学校时,我心里顿时宽慰了许多。我问Peter,他为何会说英语?因为在我的想法里,以游牧为生的马赛部落,遵循传统生活方式的马赛人,一口流利的英语,似乎与他们完全沾不上边。Peter告诉我,他上过学。他竟然上过学?我有点吃惊。再问,村里有多少人上过学时,他平静地说道:“两个人。”另一个人,便是他的弟弟。“你是村长吗?”我问。能有这样特殊待遇的人,在我看来,必定是特权阶层。“NO。my father is chief.” 原来,他是酋长的儿子。Peter很得意地告诉我,他有10个老婆?十个老婆?!太让人吃惊了,他怎么顾得过来?“你结婚了吗?”这次轮到他向我提问了。“结婚了。”我指了指正在拍照的蟋蟀头。“不过,他只有我一个老婆。”我补充道。“你老婆向我提了这么多问,看来她爱上我了。要不,你把她让给我吧!”Peter开玩笑地和蟋蟀头说道。“NO。”蟋蟀头摇着头答道。但后来,他后悔了,和我说,“我应该假装答应他,再看他打算用多少头牛来换你,你就知道你值多少头牛了!”他刚一说完,便被我狠狠地掐了一下。不过,以畜牧为生的马赛人,的确是用牲畜作为娶亲的聘礼,据说十头牛就可以娶一个老婆。 接下来,Peter就要带我们进屋去参观了。马赛人的房屋用泥土和牛龚搭建而成,屋顶则用茅草盖上。在马赛娶老婆,男人不用担心房子问,因为房屋都由老婆搭建,一个老婆一个屋子。门很小,依然只能弯腰进去。进去后是厅,除了一股难闻的骚味,小小的厅里什么也没有。如果要坐下来,对着门,靠墙的一侧有一条砌高的土堆,可以当沙发一用。而这难闻的味道,则来自牲畜。因为牲畜是马赛人的财产,有时晚上会让牛羊进屋,以防被野兽偷袭。所以,马赛人的房屋实际上是人畜共用,有股怪味也就在所难免了。侧面有个更小的门洞,钻进去,再向左转个弯,便是卧室了。这样的内部构造,其实是防止野兽或者敌人的贸然闯入。卧室小得可怜。靠右的地上用土稍微砌高点,再铺一些布,就是他们的床了。我有一个疑问,马赛人这么高的个子,这么短的床,岂不是从来都不能伸直腿睡觉?距离床边不到一米远的土灶,便是他们煮饭的地方。而墙上那个透着光亮的小洞,则是窗户。在我看来,说是窗户实在太不贴切,怎么看也只能说是个窗洞。在屋里生火煮东西,却只有这么小的两个窗孔换气,人住里面岂不要闷死?灯呢?屋里黑漆漆的一片,他们晚上用什么照明呢?杜导的解释是,马赛人的生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黑就睡觉了,根本用不着点灯。家徒四壁,马赛人的房屋真是把这个词解释得再透彻不过。(拍摄者:蟋蟀头)几个人挤在屋里,没呆多久,已觉缺氧,再加上屋内气味奇怪,我必须得出去透口气了。一出来,迎面便撞上一气质不凡的老者,他便是Peter的父亲——酋长大人。蟋蟀头按中国人的见面规矩,赶紧递上一支烟。老酋长把烟接过来,微笑不语。虽然他不会英语,我们无法更多交流,但老酋长的确是给人一种大家长的感觉。 令人惊讶的是,马赛人至今沿袭万年前钻木取火的传统。两个人搭手。把一束枯草杆垫在地上,草杆上再放一个带孔的木块,一人用手按紧这个木块,不让它移动。另一人则用一根木棍穿过木块的孔眼,并两手合掌转动木棍。18秒的时候,开始有烟冒出,不到30秒,那束枯草杆已有些许火星。马赛人便把木棍和木块拿开,用手捧着枯草杆,用嘴对着火星开始吹。烟雾越来越大,直至那束枯草杆燃起了红色的火苗。钻木取火成功,全过程仅1分钟15秒。但我永远是那个“为什么小姐”,从小到大都是如此。我从蟋蟀头那里拿来一盒火柴,问Peter,“你们为何不用火柴呢?这个更方便快捷。”说完,我掏出一根火柴,准备示范给他看,让他知道现代文明的厉害。哪知,第一根火柴竟然没划燃;换一根火柴,不行;再换一根。连换几根火柴后,Peter笑了,我却万分沮丧,并且无从解释。也许,是神不想破坏马赛人对钻木取火的执着吧,想借马赛人将这古老的传统保持下去,以告诉后人,我们人类曾经用这样的方式取火。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随后Peter拿了一个带孔的木块问我,要不要买?而且开价不菲。 接着,女人们终于登场,为我们表演唱歌。与马赛男人相比,女人的穿着就色彩丰富许多,而且身形相对肥胖,不知这是否与生育有关。 一夫多妻,全世界男人的梦想。不能一夫多妻,但至少可以与老婆们合个影。男队友们都纷纷跑过去与马赛女人合影,领队清静跑得最快,顺利拔得头筹,75次之,飞翔第三。只是,老婆们却越来越少。可怜的蟋蟀头,轮到他时,只剩三个马赛女人了。但他还是很开心,跟着马赛女人一起边唱边扭。她们唱的是马赛语,可蟋蟀头,你唱的又是什么呢?虽然是第四个上场,但明显他很受马赛女人的欢迎,一起唱歌,还一边有所交流。只是,你们在说什么呢? 唱完几曲后,马赛女人们散去,Peter要继续带我们去参观。他指着房屋后面草地上围成半圆形的货摊说,“This is our market.”货摊上的东西无非是一些手链、项链和木制工艺品。Peter指着手链和项链告诉我说:“这些都是我们村里的女人做的。”然后指着木雕说,“这些都是我们男人做的。”“卖这些东西的收入也将用来建我们的学校。”看着这些做工粗糙,且大同小异的商品,这一次,我却有点怀疑了。真的是自己做的?真的会把钱用来建学校?无论如何,读过书的Peter已经不再是一个原始的马赛人了,也许,在他的意识里,早已植入了市场经济。不过后来再想想,即使这些收入不是用来建学校,而是用来改善他们的生活,也未尝不可。毕竟,他们的生活环境,真的不咋样。而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业的兴起,放牧早已不再是他们唯一的谋生手段。旅游收入,已经成为这些村庄重要的收入来源。([]
《
菠萝蜜菠萝蜜菠萝蜜菠萝蜜麻豆免费观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宿命之环免费阅读网只为原作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并收藏《
菠萝蜜菠萝蜜菠萝蜜菠萝蜜麻豆免费观看》最新章节。
宿命之环免费阅读网友情链接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
菠萝蜜菠萝蜜菠萝蜜菠萝蜜麻豆免费观看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宿命之环免费阅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备案号:积极备案中...